教书琐记:上一节有情有趣有料的语文课

978-7-115-67428-9
作者: 朱林鹏
译者:
编辑: 杜梦萦

图书目录:

第 一章 进退之道

1.“追寻生命中的那一束光”

| 《登泰山记》课堂一瞬 / 18

2.“我不停奔跑,只为追上那个被寄予厚望的自己”

| 《项脊轩志》课堂一瞬 / 25

3.“即使是坚定的理想主义者,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在义无反顾” | 《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》课堂一瞬 / 40

4.“我本可以忍受黑暗,如果我未曾见过光明”

| 《琵琶行》课堂一瞬 / 47

5.“身不由己之时,是遵从内心还是卑躬屈膝”

| 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课堂一瞬 / 51

6.“要谦让,更要当仁不让”

| 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课堂一瞬 / 55

第二章 生死之间

1.“正是因为爱你,才让我有了面对死亡的勇气”

| 《与妻书》课堂一瞬 / 62

2.“以现实的努力来对抗人生的虚幻与时间的奔流”

| 《兰亭集序》课堂一瞬 / 76

3.“人生天地间,忽如远行客”

| 《短歌行》课堂一瞬 / 83

4.“精神不灭,物质永存,人类共我”

| 《赤壁赋》课堂一瞬 / 87

5.“我们都曾是花一下午看蚂蚁搬家、等石头开花的小孩”

|《我与地坛》课堂一瞬 / 90

6.“十六岁眼里的死亡”

| 《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》课后作业之悼词选 / 97

第三章 爱与被爱

1.“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,我才懂得爱为何物”

| 《诗经·氓》课堂一瞬 / 113

2.“往事回首,只道当时寻常。”

| 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》课堂一瞬 / 122

3.“只字未提想念,字字皆是想念”

| 《夜雨寄北》课堂一瞬 / 126

4.“落差产生惊喜,反差透露爱意”

| 《诗经·静女》课堂一瞬 / 131

5.“天青色因何等烟雨,帘外芭蕉又如何惹骤雨”

| 《诗经·芣苢》课堂一瞬 / 137

6.“满心欢喜难挡一瞬失落”

| 《涉江采芙蓉》课堂一瞬 / 140

7.“人生第 一次采访爸妈,让我又重新认识了他们一次”

| 学生采访家长实录 / 148

第四章 内外所求

1.“片刻的自由心境更为难得”

| 《荷塘月色》课堂一瞬 / 159

2.“或许我们追求了一生,仍要从追求本身寻找”

| 《庖丁解牛》课堂一瞬 / 164

3.“跳出自我,看见无穷的远方与无数的人们”

| 《春江花月夜》课堂一瞬 / 170

4.“当我开始拥有的时候,我就开始害怕失去”

| 《锦瑟》课堂一瞬 / 174

5.“木秀于林,风欲摧之又如何”

| 《〈老子〉四章》课堂一瞬 / 179

6.“疗愈人们的往往是悲剧而不是喜剧”

| 《窦娥冤》课堂一瞬 / 184

7.“何处合成愁,离人心上秋”

| 学生随机拼诗挑战 / 188

第五章 细节之力

1.“设身处地,掩卷思之”

| 《烛之武退秦师》课堂一瞬 / 195

2.“林冲选择黑化的那一刻”

| 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公开课课堂一瞬 / 201

3.“情急之下的细节最见人心”

| 《鸿门宴》课堂一瞬 / 207

4.“清角吹寒与冷月无声”

| 《扬州慢》课堂一瞬 / 212

5.“细节重现的力量”

| 《百合花》课堂一瞬 / 216

6.“回忆总是不可避免带上一层滤镜”

| 《雷雨》课堂一瞬 / 219

7.“我们把废纸拼成了诗”

| 学生拼贴诗选 / 227

8.“写下来,片刻即成永恒”

| 年末的最后一节语文课 / 230

详情

本书是高中语文老师朱林鹏课堂片段实录。朱老师主张“细读文本、关联生活”,将经典语文教材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联系起来,他的课堂生动有趣、富含情感和知识,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。 本书收录了朱老师34个具有代表性的课堂片段,并按照“进退之道”“生死之间”“爱与被爱”“内外所求”“细节之力”五个核心主题进行编排,旨在为读者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经典文学作品,并从中汲取人生智慧。 第一部分“进退之道”,收录了朱老师讲解《登泰山记》《项脊轩志》等课文时的课堂实录,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道路上的选择与权衡。第二部分“生死之间”,精选了《与妻书》《兰亭集序》等经典篇目的课堂片段,带领读者探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。第三部分“爱与被爱”,聚焦于人世间丰富的情感体验,收录了对《诗经·氓》《夜雨寄北》等诗歌的讲解,以及学生采访家长的实录。第四部分“内外所求”,探讨了人们在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中的追求与探索,包含了对《荷塘月色》《庖丁解牛》等作品的课堂实录。第五部分“细节之力”,强调了细致观察和深入体悟的重要性,包含了对《烛之武退秦师》《鸿门宴》等课文的课堂实录。 本书中的每篇课堂实录均由三部分组成:“教学设想”部分,主要分享朱老师备课时的思考,着重阐述其“细读文本,关联生活”的备课方法;“教学实录”部分,是将课堂视频转化而成的文字,记录了真实的课堂互动;“听众妙评”部分,则精选了网络平台的网友对该节课的评论,展现了不同视角的理解与感悟。 本书适合高中生以及所有对语文教育和人文思考感兴趣的读者阅读,也可以作为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参考资料。

图书摘要

相关图书

去成为谁也抓不住的风
去成为谁也抓不住的风
人的悲欢并不相通
人的悲欢并不相通
科学长高 儿童青少年身高促进管理指南
科学长高 儿童青少年身高促进管理指南
嘿,我有“亿”点点喜欢你
嘿,我有“亿”点点喜欢你
流浪小木屋
流浪小木屋
人生缝补计划
人生缝补计划

相关文章

相关课程